问:放生有什么功德?

答:放生的功德无量无边,不可胜数,简单地举其大要述说如下:

1。无刀兵劫,免除战争杀祸。

2。长寿、健康、少病。

3。免天灾横祸,无诸灾难。

4,子孙代代昌盛,生生不息。

5。多子宜男,所求顺遂!

6。官禄亨通,一帆风顺!

7。喜气吉祥,四季安宁。

8。解冤释仇,诸恶消灭,无忧无虑。

9。合天心,顺佛意,物类感恩、诸佛欢喜。

10。得生天上,享无量之福,若兼修净土,直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

问:把放生的钱拿去救济赈灾,不是比较实际吗?

答:戒杀放生的居士们对于鳏寡孤独、贫穷苦难、饥迫寒冻之人也应当发慈悲心,随分随力予以救助。但贫苦饥寒虽令人同情,其生命尚不至于速死,而异类畜生若不立行救赎放生,则马上被宰杀烹烤,而断命于人口腹之中。

\

一为境遇可怜,命犹可存;一为千钧一发,命危旦夕,孰急孰重,显而易见。所以《大智度论》上记载:‘诸余罪中,杀罪最重;诸功德中,不杀第一。世间中惜命为第一,何以知之?一切世人甘受刑罚,刑残考掠以护寿命。’放生是救命的行为,功德至大,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拟。

问:对于种种有关放生的质疑批评,我应该如何回答?

答:就一句话‘将心比心’,把自己设身处地想成是异类众生,你希望人家如何对待你,就是我们对待众生的态度。如果能以将心比心的慈悲心去看待每一个生命,所有有关放生的质疑批评,你都将迎刃而解,所有有关放生的谩骂与阻挠,都显得过虑多疑,不够慈悲!

问:你们一边放生,别人一边捕杀,有什么意思?

\

答:天地万事皆相对存在,有善必有恶,有忠必有奸,放生有放生的善报,捕杀有捕杀的恶果,我们放生的人作自己的功德,人家捕杀造自己的罪过,总不能因为有恶人捕杀之罪过,我们便放弃了放生之善行吧!

问:很多人批评‘放生就是放死’,这有什么意义?

答:l。死亡只是其中的少数,绝大部分的放生物命均得以重拾生命,回归自然。若非放生,百分之百的物命均将遭受宰杀,总不能因为少数物命死亡,而完全否定放生的善举吧!如此岂不因噎废食,愚蠢之至!

2。死亡的物类至少也死得其所,死于大自然的怀抱中,也千万倍强于被割、被炸,经过火烧水滚的酷刑而死吧!

3。对于放生存活的物命,我们满心欢喜其重拾生机,对于不幸死亡的物命,我们更寄予无限的祝福。因为今朝在千载难逢的放生因缘中,已经皈依了佛门,今生报尽,永不再坠入三恶道中,并且已亲闻‘南无阿弥陀佛’六字洪名,必成道种,早日畜生报尽,早日转世为人,早日念佛修行,早日成佛证果,早日再回娑婆度众多苦难众生!

问:劝杀生的人转行,却害了人家生计,爱畜生不爱人,似乎不合情理?

答:士农工商千百种行业,每一种行业都可以赚钱,都可以养家糊口,岂一定非得以杀生害命做为自己的谋生工具不可。要知道因果报应,丝毫不爽,既造杀业,必遭杀报,如今虽暂得锦衣玉食,但未来果报现前,受苦偿报,无有止期,且祸延后代子孙,真的是得不偿失啊!

问:放生为什么一定要授三皈依及念佛?

答:今朝千载难逢,我们与异类畜生有缘投其生命,但它们仍不能脱离轮回业报。我们更当发大慈悲心,为众生投以三皈依,‘皈依佛,不堕地狱;皈依法,不堕饿鬼;皈依僧,不堕畜生。’使其今生报尽,永不再沦入三恶道中。并且,在皈依法会上,出家法师与所有居士为其诵念‘南无阿弥陀佛’圣号,六字洪名早已盈盈灌注其八识田中,来生转世为人,必能值遇佛法,念佛修行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之苦,此乃放生中之大放生!

问:有人说‘吃素就是最彻底的放生’,他们告诉我吃素就已经足够了,何必还要放生?

答: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观念,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要赶快矫正过来,否则千千万万的人可能因为这种邪知,以讹传讹,永远不去放生了;千千万万的物命更将因此见解,丧失了放生被救的机会。我们能够吃素当然很好,但吃素只是消极地不再造新的杀案,不再积欠新的杀债而已。但累劫多生以来,我们所造的旧杀业,所欠的旧杀债早已数不清了,但还是要偿还,还是有因果报应的;而放生则是积极地还债,救赎生命,偿还以前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。

问:放生的对象有没有限制?

答:没有限制。举凡天上飞的如鸽子、麻雀,地上走的如鸡鸭、牛羊,水里游的如鱼虾、鲈鳗,土里钻的如蚂蚁、蚯蚓,大到狮子、大象,小到蚊子、苍蝇,只要有生命的个体,都可以放生。

问:能不能更明白告诉我,‘吃素’与‘放生’究竟有什么不同?

答:就好比一个赌徒愿意改邪归正,首先必须要做的便是戒赌,不再造新的赌债(戒杀吃素),再来更要积极地还债,努力把以前所积欠的赌债一一还清(赎命放生),如此才能真正走上正途。

吃素是止恶,是消极地不再造杀业,不再积欠新的杀债;而放生却是扬善,是积极救赎生命,偿还以前所欠的杀债。吃素而不放生,以前所欠的杀价还是有果报的;放生而不吃素,所赚得的功德

本文链接:《护生手册》收录各种放生常见问题海涛法师

上一篇:《大悲咒》的相貌_1

下一篇:《地藏经》的特别殊胜之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