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认清世间过患,远离恶友恶法

我们今生得到了暇满的人身,遇到了佛法,非常地幸运。学习佛法,第一步就是要认清世间的过患,远离恶友恶法,多亲近善知识、善友。为什么这么讲呢?因为人是生活在群体当中的,必定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。俗话说: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”我们在什么环境当中,就会被熏染成什么样子。尤其现在是交通、通讯都高度发达的时代,人与人之间的交往、联系很密切,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孔不入。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并远离世间杂染的环境、恶友及恶法,就很容易随波逐流,造恶业、堕恶道,想要学佛进步是很困难的事情。古人说“见贤思齐”,只有通过亲近善知识、善友,努力营造周围的修学环境,学佛才能够上路,并一步一步、一生一生得到增上。

学佛人要远离的,第一个就是充满物质诱惑的环境。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、少欲知足,这些都是修道必备的、最基本的前提。事实上,一个人如果没有修行的话,内心一定是空虚的,经常会感到无聊、彷徨、无奈、烦躁等等,因为心无所缘嘛!如何打发时间呢?只有借助世俗生活当中种种的娱乐活动来消遣。娱乐活动名目繁多,比如各种的晚会、电影、流行歌曲、卡拉OK、电子游戏等等。如果很羡慕这些东西,就会去凑这些热闹。这些消遣性的娱乐活动,只是通过感官上的刺激,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。如果学佛的人把大量的、非常宝贵的光阴浪费在这上面,那就非常地可惜。这样下去自然而然、不知不觉地就远离了三宝、远离了佛法,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暇满人身,势必还会造下许多染污和堕落恶趣的业。

另外,现在这个时代科技发展很快,报刊、杂志、电视、网络、手机等传媒都很发达,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,一个人从小到大,一直到老死,都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过日子。不论是居家还是出门,所有这些信息就犹如空气一样,无时无刻不在熏染我们的耳目。不管是看到还是听到,只要我们的六根跟这些杂染境界接触,第六意识心都会随着这些染慧在转,就会不断与这些世间法相应,这叫做染慧相应。一个人内心里面一直在熏染这些东西,世间法的种子就会越来越多,想要培养出离心难乎其难。因为天天都在熏染这些世间法,怎么能够远离呢?只会越来越贪着这些境界,这样的话,对我们学佛就会构成很大的障碍。如果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,想不看不听都不行,对于修行、用功就会造成很大的干扰。

如何避免染污环境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呢?首先,要有一定的节制力,如古人讲的: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”对在家居士而言,对于这些消遣的工具及娱乐的场所,要有一定的自我约束的能力。否则你一天学佛修行一个小时、半个小时,或者一个星期来寺院里和大家用功一下,平时都呆在那种环境里面,修行怎么能够修得上去?修行不能停、不能断,一停一断再想相续就很难了。对于出家众而言,这方面的影响会比较小,因为住在寺院里面,环境比较清净,但是在使用手机、网络的时候要特别注意,保持正念正知,做该做的事情,不要攀缘杂染的境界。

再者,对出家众来讲,不要时时出门,尤其是不要单独外出,不能夜不归宿,因为这些对修道都是很大的障碍。现在随着社会发展,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,花样也越来越多,似乎变成白天与黑夜不分,黑白都颠倒了,人的作息、生活都紊乱了,没有了规律性,学修更不可能有规律性。出家众为什么不要时时出门呢?因为到了寺院之外,都是一些杂染的境界,怎么防护自心呢?那个心根本没办法防护。对于在家人,如果夜夜笙歌,那么家庭关系肯定搞不好,就不容易和睦。这些方面对我们闻思修佛法,都有很大的关系。为什么有人喜欢跑出去?原因就是心不安,心不安就想跑一跑、动一动,这样才觉得好过一点。如果连身心都不安稳,还谈什么学修?学修的基础就是身心要稳定。比如在用功的时候,大家就容易发觉到自己的身心非常地不稳定,非常容易躁动。

第二要远离懈怠。懒惰懈怠是修行的一大障碍,只要有一念的懈怠产生,就会退失对善法的希求。在《菩提行经》里面这样描述懈怠的过患:“智者行忍辱,菩提住精进,懈怠远离福,如离于风行。精进力何解?彼要分别说。懈怠不精进,如毒宜自观。贪味于睡眠,谓快乐无事,轮回苦可嫌,而从懈怠生。烦恼之舍宅,懈怠力牵入,已到无常门,云何今不知?精进为自他,此行汝不见,懈怠复睡眠,此如屠肆牛。”(卷第二)

懈怠就是得过且过。今天没有修好,就会想明天好好发心,明天好好修、好好努力;明天又没有修好,那就后天再修嘛;到后天还是没有修好。这样一天一天下去,不知道哪一天才能真正去修行,哪一天才会觉得自己今天修行的成绩还不错。就像一些居士来寺院里打念佛七一样,头一两天身心还没有安稳下来,第二第三第四天身心稍微有些安稳,又会脚痛、腰痛,全身发痛发麻,然后就想回去了,这样修行是很难进步的。修行就像烧开水一样,要一直烧下去,水才会开;也如同挖井一样,要一直不停地挖下去,才有可能挖到水。

社会上有成就的科学家或作家,要做一项研究、写一本书,都要夜以继日、长年累月地不懈努力,这点很重要。一曝十寒,三天打鱼两头晒网,肯定是要不得的。应该一以贯之地努力学习,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内心,提高自己的品德,涵养自己的心性,做到身心安稳、行为规范,很有道德风范。搞研究的人,要完成一个项目,都需要潜心钻研。照道理来讲,修行人、学佛人应该比他们更精进,学问、修养也应该更高,而事实上有时候反而很放逸懈怠,其原因就是对佛法的正知见还没有建立起来,对佛法的闻思能力还没有培养起来,也就是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佛法,还弄不清楚。这样势必会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,比如说很容易把佛法的一些名词、道理挂在嘴边,成了顺口溜;或者几个没事干的人凑在一起研讨研讨、吹吹牛,然后就认为自己的佛学水平已经不错了,沾沾自喜,求名求利,忘乎所以,实际上一天到晚都是在自己的烦恼业习中度日,身心得不到自在,对于佛法的文字道理所指的真实内涵并没有体会,在法义上面很难深入。这样不知不觉地,对自己、对佛教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,甚至产生负面的影响。为什么自己学得没有进步,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呢?因为我们刚开始学佛、修行的时候,心气都会很高,如果一天两天三天、一年两年三年下来,修得没有味道,就不想修了,对修行这条路就不想走了,这就会给别人造成负面的影响。别人看出家人如法如律,就会跟着学习,但是我们学佛这么差,一点功夫、成就都没有,慢慢地他们对佛法就会退失信心,因为有情的业是会互相影响的。

如何对治懒惰懈怠呢?一方面要思维人生的意义与价值,同时也要思维生命的无常。声闻乘法讲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”,为什么首先要谈无常呢?因为如果没有无常观,很多佛法的观念就建立不起来。明代大学士文嘉写的一首《明日歌》,里面就包含了无常的观念:“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!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世人苦被明日累,春去秋来老将至。朝看水东流,暮看日西坠,百年明日能几何?请君听我明日歌。”明日复明日,明天似乎很多,我们总是认为以后的日子用不完。人生一世,看起来很漫长,一年一年,漫漫生死长夜,似乎没有尽头。但是当你真正回想起来,几十年光阴一晃就过去了,不知道生命中剩下的时间还有多少。实际上,一个人真正讲起来就是三天——昨天、今天、明天,三天就是三世。今天就是昨天的明天,明天就是今天的明天,所以人就会产生这样的概念,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明天的事情,就不想好好用功了,不知道今天要耕耘,今天要努力,今天要发心。因为他把今天当成明天了,所以就把修行的事情一直往后推,反正都推到明天去,都推到以后去。他一直往明天推,往未来推,自己就不用功、不修行、不努力,这是个大错误。还有人讲,如果回想起昨天,自己都很后悔,因为昨天没有学好、没有修好;对今天来讲呢,今天用功又没有用好,今天也很失望。对昨天很后悔,对今天很失望,对明天呢,好像又很有希望,又有自信心。后悔——失望——希望,为什么会有希望呢?他寄希望于明天,仅此而已。问题是你如果不去努力,明天是不可能有希望的。如果仅仅把希望寄托在明天,而不知道今天要怎么做,这样的希望等同幻想,这种心是很要不得的。另外,那种对于昨天很后悔的心也是没有用的,世间没有后悔药。对今天失望也是错误的,比如你现在虽然很失望,但是今天还没有过完,起码还剩下几个小时,还是可以用功的!只要能够把握当下,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今天,你就不会失望。如果说你当下不去努力,不去用功,一直说我很失望没有做好,这样一点用场都没有。所以我们发心、努力、用功是从当下做起,从自己做起,这才是最重要的!我们要做的事情马上就要去做,否则就会“朝看水东流,暮看日西堕”,百年人生有几何,多少人就这么一生虚度了!每个人当然要充满希望,但是不能一直活在等同幻想的希望当中,希望跟我们的发心、努力是相结合的,只有努力才有希望,也只有不懈地努力、发心、精进,才能够实现你的希望。否则,你将一切都寄托于希望,没有付出,仅仅在生活当中长吁短叹,诅咒命运的不公平,这样是没有用的。所以我们出家学佛、发心修行,应该把握当下,把握当下才是对人生苦短、生死无常这个基本原理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,所以要念死无常。

第三个要远离恶友。所谓恶友,不是说面目凶恶、狰狞的就名为恶友,而是能够让我们放逸懈怠、退失道心、生起烦恼、追逐现世欲乐的人,才名为恶友或恶知识。如《佛藏经》说:“何等为恶知识?恶知识者,常好调戏,轻躁无羞,言语散乱,不摄诸根,心不专一,痴如白羊。”(卷上)又如《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》说:“佛言,恶知识有四辈:一者内有怨心,外强为知识;二者于人前好言语,背后说言恶;三者有急时,于人前愁苦,背后欢喜;四者外如亲厚,内兴怨谋。”我们常常会接触到恶友,但是又不晓得危害,不知道应该远离,反而容易跟他们很亲密。如此下去,不知不觉就会造成我们的善业无法增长、恶业不断随顺累积,往往又不知道如何是好,只有听之任之,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下去。

在很多经典中,佛陀都告诉弟子们要远离恶友,并一再强调恶友的过患。如《正法念处经》说:“于须臾顷,不近恶友,不与言说,不同道行。以何因缘不与同行?一切善业,近恶知识则为妨碍,是故不得与之共语去来同住。何以故?恶知识者,是贪瞋痴之所住处,有智之人应当舍之犹如毒树。”(卷第三十)一切恶法生起的最大助缘就是恶友,只要恶友在你旁边,他不知不觉就会影响你,就象毒树一样。毒树是什么样呢?从树根到枝叶全都是毒,连吹拂毒树的风吹到你身上都会使你中毒,你还完全不觉得,还觉得蛮爽快。

《大般涅槃经》说:“菩萨摩诃萨观于恶象及恶知识等无有二,何以故?俱坏身故。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心无怖惧,于恶知识生畏惧心。何以故?是恶象等唯能坏身不能坏心,恶知识者二俱坏故。是恶象等唯坏一身,恶知识者坏无量善身、无量善心。是恶象等唯能破坏不净臭身,恶知识者能坏净身及以净心。是恶象等能坏肉身,恶知识者坏于法身。为恶象杀不至三趣,为恶友杀必至三趣。是恶象等但为身怨,恶知识者为善法怨。是故菩萨常当远离诸恶知识。”(卷第二十)在森林里,只要象群走过去,狮子老虎都会让开,由此可知大象有多厉害!所以当恶象来的时候,你一点办法都没有,可以说可怕极了,但是菩萨对恶友的畏惧远超过恶象。为什么?因为恶象最多把你的命断送掉,恶友不但把你的命送掉,还把你的净心、善根连根拔除,多么可怕!恶象只能葬送你这一生,而恶友一定把你送到地狱里面去。这一期生命濒死的痛苦不过几个小时,而到地狱里受苦则是无量劫。恶象没办法把你送到恶趣,但恶知识一定把你送到三恶道。

密勒日巴尊者是藏传佛教里一位大修行人,他在教导弟子冈波巴大师关于恶知识、恶友的危害时说:你一定不能同贪瞋痴非常炽盛的人交友,这种贪瞋痴炽盛的人,甚至包括他的影子都会影响你,这种人的心性和他的影子,能够破坏你内心相续的善法。因为恶友内心有很强的无明烦恼的火焰,就犹如房子着火一样,不仅把自己家里边的东西烧掉了,还能够把邻居家也一起烧掉,他的无明烦恼火也会延烧到你身上来。所以,恶知识、恶友会让自他一起堕落三恶道。

刚才我们谈到的恶友,可以将之比喻为魔。魔就是影响、干扰、障碍我们学佛修行的。如何防范恶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。我们必须学会判断周围的人是同行善友还是恶友,同行善友我们要结交,恶友就应该远离。比如说某个人脾气性格非常地古怪,心境非常地不稳定,一直引导我们做一些与烦恼相应的事情,那是非常要不得的。区分善友和恶友的标准,就是看他是引导我们厌离世间,还是引导我们贪著世间;是引导我们走向解脱,还是引导我们轮回生死;是引导我们成佛,还是障碍我们成佛。

在《大乘集菩萨学论》中讲述了菩萨所应远离恶知识的种种形象:“佛告善男子:云何离诸魔事得不坏善?谓此菩萨一切时处,应先远离诸恶知识,亦不对类诣彼方所,论世俗语,亲近利养,供养恭敬,如是多种一切时处悉皆远离。又若微细烦恼能障菩提道者,一切时处亦皆远离,善知如是所对治故。彼经复说恶知识相:谓毁正戒者,此恶知识应当远离;如是毁正见、正行、正命之者,悉皆远离;乐愦闹者,多懈怠者,着生死者,背菩提门者,乐居家眷属者,应当远离如是诸恶知识。善男子,虽乐远离此恶知识,然不于彼发起恶心及损害意,应如是住心。”(卷第四)

对于以上所说的世间种种杂染的环境、恶友及恶法的过患,我们要很认真地思惟,然后进行抉择,在六根六识上面作功夫,不造十恶业,多造十善业。对世间种种的过患特别是恶友要远离,对于种种的善友、善知识、佛菩萨,我们要经常亲近。为什么呢?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孤立地生活,总是要与人为伴、跟人接触,那么你接触的是什么人就很重要了。有个经验表明,看你这个人怎么样,就看你周围的人怎么样——你周围的人都是好人,那么你这个人很可能是好人,如果你周围的人不怎么样,那你这个人很可能也不行,正所谓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”。如《正法念处经》说:“若人近不善,则为不善人,是故应离恶,莫行不善业。随近何等人,数数相亲近,近故同其行,或善或不善。一切人求善,当近于善人,如是能得乐,善则非苦因。近善增功德,近恶增尤苦,功德及恶相,今如是略说。常近于善人,则得善名称,若近不善人,令人速轻贱。常应亲善人,远离于恶友,以近善人故,能舍诸恶业。”(卷第六十一)

二、认识依师胜利,亲近善友知识

在古代有一个“孟母三迁”的典故,孟子的母亲为了培养自己的儿子,曾经三次搬家,就是因为周围的环境中出现了恶友。孟子的母亲为了避免恶友的影响,三次搬迁,寻找好的环境,希望能够亲近到善知识、善友。孔子的母亲也是如此,为了让年少的孔子能够成才,她克服了极大的困难,带着孔子从家乡陬邑来到鲁国的都城曲阜,为他寻找最好的老师。世间的圣人要得到成就,都要寻访明师,我们学习佛法,就更应该亲近善知识。对于亲近善知识有什么好处,不亲近善知识有什么坏处,要多做观察思维,在内心产生决断——学佛一定要亲近、依止善知识,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。在《华严经》中,文殊师利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说:“善男子,若欲成就一切智智,应决定求真善知识。”(卷第六十二)

在佛门里的善知识,用现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就是“明师”,在修行的道路上能有一位好的老师给我们指导、帮助,启发我们内在的智慧、慈悲、善法欲,引导我们从凡夫通往佛地,那是非常重要的。如《妙法莲华经》说:“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种善根故,世世得善知识。其善知识,能作佛事,示教利喜,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……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,所谓化导令得见佛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”(卷第七)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说:“当远离恶知识,当亲近供养善知识。何等是善知识?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法及一切种智,令人心入欢喜信乐,是为善知识。”(卷第二十七)因为成佛之路对于一般的学佛者而言是很陌生的,是一条没有经历过的心路历程,从哪里开始,到哪里结束,中间会遇到什么情况,都要有一个向导作指引,善知识能够引导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往前走,使我们不会迷路,这是很重要的。否则一个人走,哪怕你手里拿着地图,也不能保证不迷路,也不能保证能一直有信心走下去。如果是一个有修行经验的过来人,那么你看到他,跟着修,信心就容易生起来了,就不会迷路了。所以说地图只能告诉我们大概的轮廓,但是一些很具体的问题,在地图上面是看不清楚的,地图上面没有标明,就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引导。我们不论是出家还是在家学习佛法,都要看佛经,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,必须在善知识的引导下,才能够进行有次第的学修,否则大藏经那么多那么厚,如果自学的话,从哪里开始?怎么学呢?是没有办法很好地入门的。明师、善知识就是佛法和我们之间的桥梁,真正要体悟佛法,善知识犹如一条路、一座桥梁,顺着他的指引,能够到达涅槃的彼岸。善知识能够将博大精深的佛法理论体系与浩瀚无涯的佛典善巧地、深入浅出地、契理契机地对我们进行引导,让我们能够明白人生的真相,知道学习佛法的下手处,以及怎样用功。所以很多经典都提到善知识的重要性。例如在《阿含经·佛说恒水经》中说:“学问不值明师,安知天下有大道乎?”如果做学问没有真正遇到明师,根本就不知道天下有大道。唯一能够被称为“经”的祖师作品——《六祖坛经》也谈到:“若自不悟,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。是善知识有大因缘,所谓化导令得见性,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。”(卷一)可见从最早的《阿含经》一直到汉地的《六祖坛经》,都一再说明善知识的重要性。一个好的善知识,能够将佛法分门别类地对我们进行引导,让我们不会迷失在浩瀚的法海当中,否则,身处其中难免迷失修学的方向。

修学佛法的次第,按照《瑜伽师地论》所述,为“亲近善士,听闻正法,如理作意,法随法行。”(卷第三十八)首先从善知识那里听闻佛陀的教诲,然后思维佛法的义理,并经过刻苦努力地修行,最终才能够成就。其中第一点就是亲近善知识,从善知识那里听闻佛法。有人可能会问,为什么一定要从善知识那里听闻佛法呢?自己看书也可以看得懂啊?事实上没有这么简单。《宗镜录》说:“佛法无人说,虽智不能了。”(卷第二十九)表面上的文字意思,我们可能看得懂,但是文字所指的修行内涵,却不一定能夠体会到,甚至有时连文字的意思都会理解错。有一个笑话讲,一个人学佛了,他自己学,没有人指导。他在家里供佛的时候,从来不会将佛像供在南方。有人问为什么,他回答:你看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六个字,说明南方没有佛啊!这个笑话听起来好像有些夸张,其实用自己的局限的想法去理解经典的意思,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,这叫作随自聪辩。又如,看到经典上讲“不执著”,就常常对人说:你不要执著嘛,这么执著干什么?何必一定要上殿、过堂分秒不差,想几点去就几点去,不要执著嘛。还有人看到“不分别”,就会理解成什么都不用分别了,连善恶因果都不要分别了,一天到晚不思善也不思恶,什么都不管,什么都不做,已经进入严重的痴相中,自己却不知道。这种人如果只是自己学的话,还不会影响别人,如果拿自己错误的理解和知见引导别人,就不知道会误导多少人啊!

佛法是心法,学佛是心路历程,单单字面的意思要弄明白都不容易,何况文字所指的内涵,单靠自己能体会得到吗?佛法要靠文字来表达,但是,单单文字本身还不是佛法,要通过文字趣入它所指的内涵,才能够得到佛法真实的体会与受用,否则我们只会在文字、名相上打转。有的人学佛多年,只留下一些爱看书、爱讲道理的习惯而已,习气毛病一点都没有改动,原因就在于此。例如我们看到“茶杯”这个词,心里马上就会现起茶杯的形象,但是当我们看到“无常”的时候,无常的感受却很难在心中现起,现不起无常的感受就发不起精进力,就得不到佛法的受用。只有靠具足教证二量善知识的引导,我们才能够趣入文字义理背后的内涵。内心的体会必须要得到善知识的印证,同时心中的疑惑也必须通过对善知识的请益来得到解决。

我们不妨看一看古德亲近善知识的行谊。被誉为“名王拜首,胜侣摩肩,万古风猷,一人而已”的玄奘大师,在早年亲近了很多善知识听闻、修学佛法,在遇到疑惑不能解决的时候,誓愿西游印度,访师求法。在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中有如下的记载:“(玄奘大师)既得出家与兄同止,时寺有景法师讲涅槃经,执卷伏膺,遂忘寝食。又学严法师摄大乘论,爱好逾剧,一闻将尽,再览之后无复所遗。众咸惊异,乃令升座覆述,抑扬剖畅,备尽师宗,美问芳声,从兹发矣,时年十三也……又与经子午谷入汉川,遂逢空、景二法师,皆道场之大德,相见悲喜,停月余,从之受学。仍相与进向成都,诸德既萃,大建法筵,于是更听基、暹摄论、毗昙及震法师迦延,敬惜寸阴,励精无怠,二三年间究通诸部……又到赵州谒深法师学成实论,又入长安止大觉寺,就岳法师学俱舍论,皆一遍而尽其旨,经目而记于心,虽宿学耆年不能出也,至于钩深致远、开微发伏、众所不至、独悟于幽奥者,固非一义焉。时长安有常、辩二大德,解究二乘,行穷三学,为上京法匠,缁素所归,道振神州,声驰海外,负笈之侣从之若云,虽含综众经而偏讲摄大乘论。法师既曾有功吴蜀,自到长安,又随询采,然其所有深致亦一拾斯尽。二德并深嗟赏,谓法师曰:汝可谓释门千里之驹,再明慧日当在尔躬,恨吾辈老朽恐不见也。自是学徒改观,誉满京邑。法师既遍谒众师、备餐其说,详考其理各擅宗涂,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,莫知适从,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,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,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。”(卷第一)

玄奘大师杖策西行,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,历时三年,终于抵达了当时全印度最高学府——那烂陀寺,依止全寺最高导师戒贤论师,学习唯识重要经典《瑜伽师地论》,同时也听闻、研习其他经论,成为戒贤论师的十位上首弟子之一。在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中有如下的记载:“将法师参正法藏,即戒贤法师也,众共尊重,不斥其名,号为正法藏。于是随众入谒,既见,方事师资,务尽其敬,依彼仪式,膝行肘步、呜足顶礼、问讯赞叹讫,法藏令广敷床座,命法师及诸僧坐。坐讫,问:法师从何处来?报曰:从支那国来,欲依师学瑜伽论。闻已啼泣,唤弟子佛陀跋陀罗(唐言觉贤),即法藏之侄也,年七十余,博通经论,善于言谈。法藏语曰:汝可为众说我三年前病恼因缘。觉贤闻已,啼泣扪泪而说昔缘云:和上昔患风病,每发手足拘急,如火烧刀刺之痛,乍发乍息,凡二十余载。去三年前,苦痛尤甚,厌恶此身,欲不食取尽。于夜中梦三天人,一黄金色,二琉璃色,三白银色,形貌端正,仪服轻明,来问和上曰:汝欲弃此身耶?经云说身有苦,不说厌离于身。汝于过去曾作国王,多恼众生,故招此报,今宜观省宿愆,至诚忏悔,于苦安忍,勤宣经论,自当销灭。直尔厌身,苦终不尽。和上闻已,至诚礼拜。其金色人指碧色者语和上曰:汝识不?此是观自在菩萨。又指银色曰:此是慈氏菩萨。和上即礼拜慈氏问曰:戒贤常愿生于尊处,不知得不?报曰:汝广传正法,后当得生。金色者自言:我是曼殊室利菩萨,我等见汝空欲舍身,不为利益,故来劝汝。当依我语显扬正法瑜伽论等,遍及未闻,汝身即渐安隐,勿忧不差。有支那国僧,乐通大法,欲就汝学,汝可待教之。法藏闻已,礼拜报曰:敬依尊教。言已不见。自尔已来,和上所苦瘳除。僧众闻者,莫不称叹希有。法师得亲承斯记,悲喜不能自胜,更礼谢曰:若如所说,玄奘当尽力听习,愿尊慈悲摄受诲教。法藏又问:法师汝在路几年?答:三年。既与昔梦符同,种种诲喻令法师欢喜,以申师弟之情。言讫辞出……法师于那烂陀寺安置已,向王舍城观礼圣迹……还归那烂陀寺,方请戒贤法师讲瑜伽论,同听者数千人……经十五月讲彻……法师在寺听瑜伽三遍,顺正理一遍,显扬、对法各一遍,因明、声明、集量等论各二遍,中百二论各三遍,其俱舍、婆沙、六足阿毗昙等,以曾于迦湿弥罗诸国听讫,至此寻读决疑而已。兼学婆罗门书、印度梵书,名为记论……如是钻研诸部及学梵书,凡经五岁。”(卷第三)

玄奘大师天资聪颖,慧力超群,勤奋修学,在那烂陀寺短短五年内就研习了众多大小乘经典,并且透彻理解、融会贯通,道德学识日臻佳境。但是他并未自满,又周游诸国留学四年,世出世间学问都达到很高的水平。他的佛法造诣在印度获得了很高的评价,当时的大乘教派尊称他为“大乘天”,小乘教派尊称他为“解脱天”。他的佛法成就除了与他的资质与勤奋有关外,很重要的就是靠依止善知识,在善知识的摄受教诲、耳提面命之下,很快就能将佛法的要义领纳在心中,所以祖师比喻说,亲近善知识如果能够做得好,得到佛法的心要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。

很多人都知道般若经中的常啼菩萨,他是一位“志力希有”地寻访善知识的行者。他对善知识的希求心是常人难以想像的,通过忆念善知识而得到无量三昧,并亲见诸佛。

如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说:“佛告须菩提:菩萨摩诃萨求般若波罗蜜,应如萨陀波仑菩萨摩诃萨(即常啼菩萨)。是菩萨今在大雷音佛所行菩萨道。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,萨陀波仑菩萨摩诃萨云何求般若波罗蜜?佛言:萨陀波仑菩萨摩诃萨本求般若波罗蜜时,不惜身命,不求名利,于空闲林中闻空中声言:汝善男子,从是东行莫念疲极,莫念睡眠,莫念饮食,莫念昼夜,莫念寒热,莫念内,莫念外……汝善男子,往诣昙无竭菩萨所,当闻般若波罗蜜。善男子,昙无竭菩萨世世是汝善知识,能教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示教利喜。昙无竭菩萨本求般若波罗蜜时亦如汝今,汝去莫计昼夜,莫生障碍心,汝不久当闻般若波罗蜜。尔时萨陀波仑菩萨摩诃萨欢喜心悦,作是念:我当何时得见是善男子得闻般若波罗蜜?须菩提,譬如有人为毒箭所中,更无余念,唯念何时当得良医,拔出毒箭除我此苦;如是须菩提,萨陀波仑菩萨摩诃萨更无余念,但作是愿:我何时当得见昙无竭菩萨,令我得闻般若波罗蜜,我闻是般若波罗蜜断诸有心。是时萨陀波仑菩萨于是处住,念昙无竭菩萨一切法中得无碍智见,即得无量三昧门现在前,所谓诸法性观三昧,诸法性不可得三昧,破诸法无明三昧……破魔三昧,不著三界三昧,起光明三昧,见诸佛三昧。如是萨陀波仑菩萨住是诸三昧中,即见十方无量阿僧祇诸佛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……是时萨陀波仑菩萨白十方诸佛言:何等是我善知识,所应亲近供养者?十方诸佛告萨陀波仑菩萨言:汝善男子,昙无竭菩萨世世教化,成就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昙无竭菩萨守护汝,教汝般若波罗蜜方便力,是汝善知识。汝供养昙无竭菩萨,若一劫若二若三乃至过百劫顶戴恭敬,以一切乐具,三千世界中所有妙色声香味触,尽以供养,未能报须臾之恩。何以故?昙无竭菩萨摩诃萨因缘故,令汝得如是等诸三昧,得般若波罗蜜方便力。”(卷第二十七)

常啼菩萨不仅对善知识无比渴求,对善知识的种种承事、供养可以说是难行能行、难忍能忍。在寻找善知识的路上,曾用卖自身骨髓的方式来获取供养善知识的资财,因此感动了一位长者女将自己的家财及眷属供养他,并跟他一起去寻访善知识。在见到善知识后,常啼菩萨将全部的财物及眷属供养这位师长。在师长闭关入定的七年时间里,他一直在外守候,寸步不离。师长出定后,他为了给师长敷设法座,洒扫净地,在恶魔干扰找不到水的情况下,毅然刺血净地。他在亲见诸佛时,只是在资粮道的位次,但由于对善知识殊胜的供养承事,使得他能够在听善知识说法后顿登八地的境界,而在通常的情况下,这一进程需要在无数劫中累积资粮才能完成。

又如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说:“尔时昙无竭菩萨摩诃萨,过七岁已从诸三昧起,为说般若波罗蜜故,与无量百千万众恭敬围绕往法座上坐。萨陀波仑菩萨摩诃萨见昙无竭菩萨摩诃萨时心得悦乐,譬如比丘入第三禅。尔时萨陀波仑菩萨摩诃萨及长者女并五百侍女,到昙无竭菩萨摩诃萨所,散天曼陀罗华,头面礼毕退坐一面,昙无竭菩萨见其坐已,告萨陀波仑菩萨言:善男子,谛听谛受,今当为汝说般若波罗蜜相。善男子,诸法等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等,诸法离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离……诸法不可思议故,当知般若波罗蜜亦不可思议。是时萨陀波仑菩萨摩诃萨即于坐处得诸三昧,所谓诸法等三昧,诸法离三昧,不动三昧……诸法无分别三昧,诸法不可思议三昧,如是等得六百万诸三昧门。尔时佛告须菩提:如我今于三千大千世界中与诸比丘僧围绕,以是相以是像貌以是名字说般若波罗蜜,萨陀波仑得是六百万三昧门,见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,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中诸佛与诸比丘恭敬围绕,以如是相如是像貌如是名字,说是摩诃般若波罗蜜亦如是。萨陀波仑菩萨从是以后,多闻智慧不可思议如大海水,常不离诸佛,生于有佛国中,乃至梦中未曾不见佛时,一切众难皆悉已断,在所佛国随愿往生。”(卷第二十七)

常啼菩萨能够这么快地完成修道的进程,在于他对善知识无与伦比的承事与依止,因此能够快速地积累菩提资粮。所以在经论中一再说明亲近善知识的殊胜利益,如《华严经》中说:“善男子,其有随顺善知识教,诸佛世尊悉皆欢喜。其有随顺善知识语,则得近于一切智地。其有能于善知识行心无疑惑,则常值遇一切善友。其有发心愿常不离善知识者,则得具足一切甚深最胜义利。”(卷第十三)

三、了知知识德相,如理寻访明师

我们已经知道了修学佛法必须要依靠善知识的道理,以及亲近善知识的种种胜利,那么善知识有些什么标准呢?根据《瑜伽师地论》里讲的,善知识有八种德相:“何等为八?谓如有一安住禁戒,具足多闻,能有所证,性多哀愍,心无厌倦,善能堪忍,无有怖畏,语具圆满。”(卷第二十五)

八种德相里的第一种叫安住禁戒,如论中解释:“云何名为安住禁戒?谓安住具戒,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,如前广说。乐沙门性,乐婆罗门性,为自调伏,为自寂静,为自涅槃修行正行,如是名为安住禁戒。”安住禁戒也就是能够守护别解脱律仪,只要是出家人就要守戒,身语意三业对戒律没有亏损,要持戒清净。因为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,如《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》(卷上)说:“戒为无上菩提本,应当一心持净戒。”戒的内涵是调伏烦恼,作为师长要调伏弟子,首先,自己必须能够调伏,自己都没有调伏而去调伏他人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如《华严经》说:“如佛所说,自不持戒令他持戒,自未调伏令他调伏,无有是处。”(卷第三十三)

第二种功德是具足多闻,如论中解释:“云何名为具足多闻?谓若有法宣说开示,初中后善,文义巧妙,独一圆满,清白梵行,于如是类众多妙法能善受持,言善通利,意善寻思,见善通达,如是名为具足多闻。”多闻就是对很多的佛法都能够通达,能够受持。因为要教别人的话,跟单单自修不一样,自修只要摸清楚修行的路就可以了,要想教别人的话,就要广泛地了解所教的对象,要博通三藏,对佛道次第的总相、别相要有清楚的把握,那时候才能帮助别人。

第三种功德是能有所证,如论中解释:“云何名为能有所证?谓能证得胜无常想、无常苦想、苦无我想、厌逆食想、一切世间不可乐想、有过患想、断想、离想、灭想、死想、不净想、青瘀想、脓烂想、破坏想、胖胀想、啖食想、血涂想、离散想、骨锁想、观察空想,复能证得最初静虑、第二静虑、第三静虑、第四静虑、空无边处、识无边处、无所有处、最后非想非非想处,又能证得慈悲喜舍,或预流果,或一来果,或不还果,或神境通,或宿住通,或天耳通,或死生通,或心差别通,或阿罗汉,具八解脱静虑等定,有大堪能,具大势力,能善为他现三神变教授教诫。三神变者:一、神力神变,二、记说神变,三、教导神变。如是名为能有所证。”就是在佛法上,特别是在禅定、智慧上面,要有一定的证量,这样才能深入地引导别人。

\

第四种功德是性多哀悯,如论中解释:“云何名为性多哀愍?谓于他所常起悲怜,乐与其义,乐与其利,乐与其乐,乐与猗触,乐与安隐,如是名为性多哀愍。”就是对众生常常起悲悯心,有悲悯心才会去帮助众生、救度众生。如果没有悲悯心,就不会愿意管别人。

第五个德相是心无厌倦,如论中解释:“云何名为心无厌倦?谓善能示现,善能教导,善能赞励,善能庆慰,处于四众宣说正法不辞劳倦,翘勤无堕,起发圆满,为性好乐发勤精进,如是名为心无厌倦。”就是对弟子们的教导不怕麻烦,不辞辛苦,能够善于引导、鼓励,宣说正法,内心里面从来都没有舍弃过弟子,没有厌倦。一般人,学修佛法也好,做事做人也好,常常会犯厌倦的毛病。如果我们做一做就觉得辛苦了,不想做了,学一学就不想学了,修一修就不想修了,这就是厌倦。做为善知识要教导弟子,对弟子的法身慧命负责任,就不能有厌倦心。

第六个德相是善能堪忍,如论中解释:“云何名为善能堪忍?谓骂不报骂、瞋不报瞋,打不报打、弄不报弄,堪耐椎杵,于诸逼迫、缚录、禁闭、捶打、毁辱、迫胁、斫截众苦事中,自推己过,以业异熟为所依趣,终不于他发生愤恚,亦不怀恨随眠不舍。如是虽遭轻陵毁辱,而其本性都无变改,唯常于彼思为义利。又能堪忍寒热、饥渴、蚊虻、风日、蛇蝎恶触,他所干犯碜毒语言,身内所生猛利坚劲,辛楚切心夺命苦受,为性堪忍,能有容纳,如是名为善能堪忍。”只有善能堪忍才能做到瞋不报瞋、打不报打、骂不报骂。人家骂你,你不还口,人家打你,你也不还手。《梵网经》里面讲难忍能忍,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遇到的种种苦难事、麻烦事,都能够想到是自己的业力所感,不去责怪别人,只有这样才能度众生。因为度众生要度六道有情,豺狼虎豹等等都要度,那些暴恶的有情要把你吃掉时,你不仅不恨它,还想着要度它,这才是菩提心的体现。

第七个德相是无有怖畏,如论中解释:“云何名为无有怖畏?谓处大众说正法时,心无怯劣,声无战掉,辩无误失,终不由彼怯惧因缘,为诸怖畏之所逼切,腋不流汗,身毛不竖,如是名为无有怖畏。”无有怖畏是指宣说正法的时候内心没有怯劣,因为这是为了弘法,弘法为家务,利生是事业。

第八个德相是语具圆满,如论中解释:“云何名为语具圆满?谓彼成就最上首语、极美妙语、甚显了语、易悟解语、乐欲闻语、无违逆语、无所依语、无边际语,如是名为语具圆满。”语具圆满就是能够把佛法讲得非常清楚,让人家很容易懂,能够理解该做什么、不该做什么,这样才能够引起听者的善法欲。如果我们讲了半天,人家听完了不知所云,善法欲就产生不了。

另外,根据《大乘庄严经论》里面讲,善知识的德相有十种:“若善知识具足十种功德者,应堪亲近。何谓为十?一者调伏,二者寂静,三者惑除,四者德增,五者有勇,六者经富,七者觉真,八者善说,九者悲深,十者离退。调伏者,与戒相应,由根调故。寂静者,与定相应,由内摄故。惑除者,信念与慧相应,烦恼断故。德增者,戒定慧具,不缺减故。有勇者,利益他时不疲惓故。经富者,得多闻故。觉真者,了实义故。善说者,不颠倒故。悲深者,绝希望故。离退者,于一切时恭敬说故。”(卷第九)这个十德与刚才谈到的八种仅仅开合不同,内涵是一样的。

善知识具十德,我们依止的时候,如果以十德的标准去寻找,能否找到呢?很难。在末法时代,因为众生共业的关系,具量的善知识不是没有,但是示现的相却不一定圆满。那我们如何去寻找明师呢?尤其是对初学的人,不论是僧众还是在家居士,由于自己的佛法基础有限,就更难以认识和判断善知识的功德。这时候寻找明师就不一定要从十德去判断,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。

第一种,大家都公认的明师,肯定就是明师。比如说太虚大师、印光大师、虚云老和尚、弘一大师、广钦法师等,这是大家普遍公认的,大家公认就会有公信力。

第二种,由大家都公认的明师介绍不成名的老师,那也可以说是明师。就犹如一个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说某个人可以授予博士学位,那这个人就可以成为博士一样。也就是说你虽然还不成名,但是经过明师印证说你这人可以,那么你也就可以成为明师。

第三种,是由你自己比较信任的明师去介绍另外一位明师。比如十一世纪印度佛教的顶严——阿底峡尊者,他遇到的第一个老师是胜敌婆罗门,这位老师介绍他去参访下一位老师,下一位老师又介绍他去参访下一位老师……他都依教奉行,很快就得到很高的成就。

我们在寻访善知识的时候,不论是用十德去找,还是用上述的方法,都要特别注意避免种种错误的心态和做法,否则不仅找不到善知识,还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。

第一种要避免的是“找明星”。有的人寻访明师就像找明星一样,听说哪个法师有名就找他,这就把明师变成明星了。明星是会很有名,但是他是否真正能够让我们内在佛法的智慧增长呢?不一定。合格的老师、明师,一定是能够引导我们学习正法,让我们具足正知正见、严持戒律,从他自己的言行当中散发出慈悲心,弟子们能够感受到他的慈悲。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具足一定的智慧,对于善知识的教法功德、证法功德进行观察、判断,另一方面要把握好自己的动机,不是以世俗的名利心寻访善知识。依师是为了学法,那种借善知识的名声来抬高自己的心态是完全错误的。如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说:“汝善男子,莫以世利心故随逐法师,但为爱法恭敬法故,随逐说法菩萨。”(卷第二十七)

第二种要避免的是盲目拜师。现在有些人拜师非常盲目,而且往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例子作为自己的借口,因为善财童子跑了很多地方,参访了很多善知识。但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与阿底峡尊者有类似之处,他参访善知识,下一位的善知识要由上一位善知识作介绍。他是次第参访出来的,不是自己随便乱找的。现在很多人到哪里参学、到哪里从师,都很随便,很盲目,这怎么能叫参访呢?这是乱跑。你跑再多的地方,如果没有这个缘分,即便找到善知识,也是难以满愿的。乱跑的过患,首先就是心不能够安住,心不安的话,想要修学佛法是不可能的事情,最后白白地把时间浪费掉。其次,盲目跑了很多地方,好的东西不一定看得到,垃圾倒很可能捡了一大堆回来,到处品头论足、谈论是非,造下很多的恶业。

第三种要避免的是观善知识的过失。观过是我们亲近善知识的时候最容易犯的毛病,对自己伤害极大,是最要不得的。如果这一点不能够消除的话,善知识真正的功德看不到,反而看到的都是过失。因为我们理论上知道了作为善知识要具备的一些德相,就会有一些标准去观察,但是由于自己的烦恼没有净化,很容易吹毛求疵,看到善知识一点点小毛病就拿放大镜不停地放大。

比如上面谈到乱参学的问题,有的人这个地方跑去了一看,觉得这个老师不怎么样,换一个地方,觉得那个老师也不行,那你就完了,不管你跑多少地方,注定你一辈子都找不到明师,这是肯定的。因为你的习性就是乐见人过,慢心炽盛,好像世界上面没有一个你看得上眼的明师,那就只有“老子天下第一”了。

人们都说末法时代,具量的善知识太少了,但是在世间上的确有大善知识在,就看你有没有这个眼光去发现,有没有条件去跟他学。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有没有善知识,而是弟子够不够条件。佛法讲业感缘起,既然一切都是自己业感的,那当你看到善知识示现过失的时候,有没有反省到这是因为自己的业不清净?如果没有这种反观内省的习惯,当你看到别人过失的时候,你的矛头永远是向外的,一直被烦恼牵着鼻子走,自己却不知道。以这样的等流习性寻找善知识,永远都找不到。

要知道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,一切见闻都是唯识所现,佛陀在《解深密经》中对弥勒菩萨说:“我说识所缘,唯识所现故……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,然即此心如是生时,即有如是影像显现。”(卷第三)《摄大乘论》中引弥勒菩萨《分别瑜伽论》的两个教授说:“菩萨于定位,观影唯是心,义相既灭除,审观唯自想。如是住内心,知所取非有,次能取亦无,后触无所得。”(卷中)前面六句颂讲的是所取空,后面两句颂讲的是能取空。“所取”就是客观外境,“能取”是指我们的内心。当我们看到客观外境出现问题的时候,就是所取在起作用。反过来说,这种所取烦恼的存在,也是能取内心的显现。

正因为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,所以外境是无自性的,它本身是没有好坏的,你安立它是好就是好的,安立他是坏就是坏的,就看你的心是与烦恼相应的还是与善法相应。我们之所以要依止善知识,是因为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破除烦恼,让我们解脱生死轮回。你如果以烦恼心去看善知识,请问你能看得准吗?你还愿意跟他学吗?当你看到善知识有过失的时候,其实正是自己有过失,这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地反省忏悔!如同一个偈颂所说的:“己过如山己不见,师过秋毫亦明察,法不相应实由此,勤加忏悔常忆念。”当我们真正用功忏悔,把对善知识的观过心拿掉了以后,慢慢地你就看不到他的过失,能够看到他的功德,乃至于以前认为是过失的,现在就可以看成功德。因为善知识发了悲心是来度我们的,只有我们自己净化了烦恼以后才能够看到他的用心。

前面提到的密勒日巴尊者,他的老师是玛尔巴尊者。这位老师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非常地不近人情,近乎残酷。他对弟子可以说是百般折磨,几次三番地让密勒日巴背石头上山盖房子,盖完了不满意让他拆掉,拆完了再盖,盖完了还不满意再拆掉,就这样不停地折腾,而且还故意用种种的方式刁难他,从来不讲道理,动不动就呵斥、打骂,容不得一点的辩解、逃避。我们现在会觉得这个善知识太残忍了,可是密勒日巴尊者没有对他的老师生起一点点怨恨,面对老师的折磨,他总是想:这是我自己的业障吧!其实他的老师是一位真正的大善知识,通过种种严厉的手段,把他往昔所造的极重恶业都消掉了,所以他才会那么快获得成就。

汉地祖师们也是一样,我们看禅宗的公案里,学生去找老师的时候,老师常常不是骂,就是呵,就是打。

佛经中也一再告诉我们在依止善知识的时候,要听从他的教授教诫,不能观过。如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说:“又善男子,于余魔事汝应觉知,谓说法师见汝求请甚深般若波罗蜜多,都不眷念,反加凌辱,汝于此中不应瞋恨,转增爱重恭敬法心,常逐法师勿生厌倦。”(卷第三百九十八)这里告诉我们,假定说法的师长对求法的人不理睬乃至于“反加凌辱”,就是呵斥、辱骂,那时候你千万不要从这个地方观察师过,起瞋恚心,应该“转增爱重恭敬法心”,本来恭敬法的心还不一定那么强,反而因为这样的境界更加增上,还要“常逐法师勿生厌倦”,常常跟着老师,不生疲厌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

《华严经》说:“善男子,汝今发心求菩萨道,为欲成就一切智智,应当勤求真善知识。善男子,求善知识勿生疲懈,见善知识勿生厌足;于善知识所有教诲,当念随顺,不应违逆;于善知识善巧方便,但应恭敬,勿见过失。”(卷第四)这是文殊师利菩萨对善财童子的教导,说你要真正成就佛道,一定要依靠善知识,然后依靠善知识不能疲厌,随顺他所有的教诲。最后告诉他如果善知识示现不如理状态的时候,你怎么办?你千万不要从坏的方面去想,妄加分别,“但应恭敬,勿见过失”。

因此不论是经典还是祖师的行谊,都一再告诉我们亲近善知识的时候,必须将观过的心拿掉,这样才够条件依止学法,把我们从凡夫一步一步带到圣人的境界。

四、依师乃为学法,恒常修信念恩

\

亲近善知识的目的,是为了依师学法,按照闻思修、戒定慧的次第一步一步深入,走解脱、成佛之道。因此学佛需要两方面的条件:第一是外在的因缘——要有善知识的摄受;第二就是自己的精进努力,依着善知识的教授教诫行持;二者缺一不可。我们容易产生的一种心态是以为有了善知识就万事大吉了,其实未必如此。在《六祖坛经》里面讲到:“若自悟者不假外求,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,无有是处。”(卷一)这点也就提示了我们,对于老师不能生依赖心。如果说我的师父很厉害,他到时候就会来度我,那连佛都度不了你。自己不用功修行的话,指望你的老师来度你,那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如果自己不修就能得度的话,那十方三世的佛菩萨无量无边,早就该把你度了。因此亲近善知识不能生依赖心,如果觉得依赖他以后就有保证了,那你的功夫怎么能够上路呢?不发心,不精进,怎么能够有成就呢?经论上讲学佛对自己要做“病人想”,是让你知道自己在病当中,所以要看病,要依止善知识学法,法才是治病的良药。不是说“我是病人,你要可怜我啊!”这个“病想”就错了,走到反面去了,这些东西都是要不得的。所以有一个偈颂说“诸佛非以水洗罪,非以手除众生苦,非移自证于余者,示法性谛令解脱”。

因此我们依师学法,就是将善知识所说的法用在自己的身心上面去实践,过失一点点地断除,功德一点点地积聚,让我们的心续同善知识的心续越来越接近,最终能够与善知识心心相印,达到善知识一样的成就。

善知识有两种:一种是外在的,一种是内在的。外在的是我们眼前可以接触到、可以亲近的老师。内在的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这个善知识虽然不一定在你的身边,但是他所教导的佛法,你自己能够理解、消化。当你遇到具体的境界,遇到生活当中种种的困难和问题时,你知道如何来抉择。因为依师的目的就是要学法,学法就要得到智慧,智慧的特质就是抉择,抉择就是面对各种境界时知道怎么做。也就是通过对佛法闻思修的能力不断地提升,自己这种觉察、观照、思惟的能力都在增强,慢慢地自己就能够自立了。到了一定的程度,你会觉得自己的这种抉择符合善知识的标准。这就是说你内在的抉择能力已经同善知识的能力一样了,你的心已经能够和善知识的心相应了,这就是内在的善知识。依止善知识就是要让自己的心与善知识的心相应,你能够相应几分,就会有几分的成就。

大家都知道禅宗“拈花悟旨”的公案,昔日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,大众皆默然不解佛意,只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。这时佛陀告诉大众:“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付嘱摩诃迦叶。”佛陀与摩诃迦叶在这一刻以心印心,心心相印。

中国的祖师也是如此,当年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大师那里,经过历时八个月的学习以后,五祖把他叫到内室,为他印证讲说《金刚经》,当说到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时,六祖豁然大悟,脱口而出五句禅语:“何期自性本自清净!何期自性本不生灭!何期自性本自具足!何期自性本无动摇!何期自性能生万法!”这一剎那,五祖和六祖心息相通。

现代高僧能海法师在亲近康萨仁波切时,得到仁波切极大的称许:“能海对我之教传心领神会,虽因汉藏语言文字不同,法相时有出入,但以我师徒两人心心相照,现量契印,彼能深刻领悟,如理作意。”

为什么祖师大德们能够密契师意、传承善知识的心法?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所依止的善知识都有清净的信心。因为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是亲近善知识,而亲近善知识的第一关就是对善知识要修信心。如《华严经》说:“信为道源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法,断除疑网出爱流,开示涅槃无上道。信无垢浊心清净,灭除憍慢恭敬本,亦为法藏第一财,为清净手受众行。”(卷第十四)这里说得很清楚,信心是道的根源,一切功德之母,所有的功德都是从这个地方长出来的。《佛说大乘十法经》说:“信为最上乘,以是成正觉,是故信等事,智者敬亲近。信为最世间,信者无穷乏,是以信等法,智者正亲近。不信善男子,不生诸白法,犹如焦种子,不生于根芽。”反过来说,如果我们对善知识没有信心的话,就象种子被火烧焦了一样,是长不出根芽来的。当年阿底峡尊者入藏后,弟子问他:“藏地有这么多的修行人,为什么他们的修行没有得到殊胜的成就呢?”尊者回答:“大乘功德生多生少,全是要靠善知识,你们藏人把善知识仅看成是平庸的凡夫,怎么可能得到成就呢?”我们看到这个公案时,应当引起极大的警觉和反省。一般人修行之所以没有成就的主因就在于此:将善知识作凡庸想。因此经论上一再说明,对善知识的信心要达到视师如佛的程度,要把善知识作佛想。

如《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》说:“常恭敬听法,深信不毁谤,供养说法师,如佛世尊想。”(卷第九)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说:“善男子,于是佛法中倍应恭敬爱念生清净心,于善知识中应生如佛想。何以故?为善知识守护故,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(卷第二十七)《华严经》(六十华严)说:“无谄于知识,智能广无量,专求佛菩提,利益诸众生。恭敬善知识,其心如佛想,勇猛精进力,具因陀网行。”(卷第五十六)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说:“汝所从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,当于是处起大师想,汝应知恩念当重报。汝善男子,应作是念,我所从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,是我最胜真实善友,我从彼闻是妙法故,速于无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转,我由彼故得近如来应正等觉,常生诸佛严净国土,恭敬供养诸佛世尊,听闻正法植众德本,远离无暇具足有暇,念念增长殊胜善根。汝应思惟筹量观察诸如是等功德胜利,于为汝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法师,常应敬事如诸佛想。”(卷第三百九十八)

我们不仅要经常思维善知识的功德,培养尊师重道的信心,还要常常忆念善知识的恩德。要知道我们在佛法上所得到的成就,都是同善知识有关的,善知识为我们的付出,我们很难完全体会得到。在世间,父母生养了我们的色身,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学问,而善知识教给我们佛法,让我们沐浴在法性的光明之中。世间的孝子都会对父母念恩、报恩,更何况修学佛法的人呢?反过来说,如果我们不知道感念善知识的恩德,就会以为在佛法上得到的一切都是自己应该得到的,或者是靠自己得到的,这样就会造下远离善知识甚至堕落的业,这条路就不可能长远地走下去。我们只有常常思维、忆念善知识的功德和恩德,才会想去亲近,才会想如法地恭敬承事依止,这样我们才会有坚强的意志、坚定的信念走这条成佛之路。在这方面,我们应当效法善财童子,看他是如何思维忆念善知识的功德和恩德的。在《华严经》中说:“善知识者,能救护我,令我不堕一切恶趣;善知识者,能引导我,令我得入平等佛慧;善知识者,能显照我,令我了知诸夷险道;善知识者,能开示我,令我解了大乘奥义;善知识者,能劝发我。令我速入普贤诸行。善知识者,能晓悟我,令我速到一切智城;善知识者,能诲谕我;令我趣入法界大海。善知识者,能劝诱我,令我普见三世法海。善知识者,能教授我。令我得与众圣集会;善知识者,能增长我,令我出生一切白法。念善知识,能以如是利益众生,善财童子如是思惟,涕泪盈目。”(卷第十三)

在《华严经》中又讲到:“善男子,我复略说,一切菩萨行,一切菩萨波罗蜜,一切菩萨所住地,一切菩萨安忍门,一切菩萨三昧门,一切菩萨神通智,一切菩萨总持门,一切菩萨回向智,一切菩萨四无量,一切菩萨广大愿,一切菩萨普遍成就,一切佛法,如是皆由善知识力而得圆满,以善知识而为根本,从善知识来,依善知识生,依善知识长,依善知识住,善知识为因缘,善知识能发起。”(卷第三十三)这是经典中对善知识重要性的一个总结,所谓“万善根本从师出,能生利乐如良田”,作为一个学佛者,时刻不能忘本!

我们在人生漫长的学佛历程中,选择、亲近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通过我们亲近善知识、听闻佛法,坚定自己的信心,在善知识的提携呵护下,建立起正确的修行知见,然后精进用功。

我们在今生能够如理如法亲近依止善知识,学修佛法,非常地幸运。通过这一生的努力不断地造作依止善知识的善业,保持这种难得的等流,在未来的生命中,这种善业得到相续增长,乃至生生世世得到善知识的摄受,跟随善知识走上成佛之道,直至成就无上菩提。(信息来源:《法音》2007年第10期)

编辑:明蓝

本文链接:怎样亲近善知识

上一篇:怎么恭敬三宝?

下一篇:怎样素食才能健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