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经讲解网
心经讲解网
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释净土群疑论 阿弥陀经宗要 净土女居士往生 净土探究
主页/ 佛学问答类编/ 文章正文

众生畏果菩萨畏因

导读:众生畏果菩萨畏因天下有始(时空、能量),以为天下母(因缘)。既得其母以知其子(万物),既知其子复守其母(源头),没身不殆。塞其兑,闭其门,终身不勤(无为、解脱);开其兑,济其事,终身不救(三界轮回...
众生畏果菩萨畏因

天下有始(时空、能量),以为天下母(因缘)。既得其母以知其子(万物),既知其子复守其母(源头),没身不殆。塞其兑,闭其门,终身不勤(无为、解脱);开其兑,济其事,终身不救(三界轮回)。见小曰明,守柔曰强。用其光(自性之光),复归其明(智慧、觉悟),无遗身殃,是谓习常(因果规律、时常修习)。

注释: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,《道德经》是文字般若,总是一语双关,是为后来人(现代)入道而开的一个方便门。今天引入释迦牟尼佛陀的十二因缘法来解读这段经文,通透悟道。

[天下有始,以为天下母]:宇宙有一个初始状态,以此做为世界的源头,一切因缘的开始之初。

注释:这是一种禅定境界,头脑意识处于极静状态(突破末那识),深入觉察到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。五蕴(色受想行识)的行阴已破(时间停止),但识阴未破,一旦突破识阴这层“窗户纸”,就能观照到阿赖耶识,跳出三界(时空境界),入空性(法界、如来藏地)。

[既得其母以知其子,既知其子复守其母,没身不殆]:回归源头才能通达一切事物,通达一切事物的因果规律才能做到不起因、不增缘、缘起缘灭,而处在生命源头的初始状态,就不会身处危险(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),死亡来临来也不会恐慌。

注释:母引以为因,子引以为果,有因必有果,缘起使一个果成为另一个果的因。因缘和合而造就无限宇宙的万事万物。

十二因缘:无明缘行,行缘识,识缘名色,名色缘六入,六入缘触,触缘受,受缘爱,爱缘取,取缘有,有缘生,生缘老死忧悲苦恼;无明灭即行灭,行灭即识灭,识灭即名色灭,名色灭即六入灭,六入灭即触灭,触灭即受灭,受灭即爱灭,爱灭即取灭,取灭即有灭,有灭即生灭,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。颠倒当知,一切众生,不能见于十二因缘,是故轮转生死苦趣。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,即是见法,见法者即是见佛,见佛者即是佛性。何以故,一切诸佛以此为性,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,汝今以得佛性清净,堪为法器。

注释:十二因缘揭示了流浪生死(六道轮回)的无限时间线上的因果循环。今生的果成为下一世的因,因果循环,周而复始(生死轮回)。

[塞其兑,闭其门,终身不勤;开其兑,济其事,终身不救]:不造因、不攀缘,一生无为却无所不能(能力强大)。肆意妄为、盲目攀缘,一生不可救药的一败涂地。

注释:众生畏果,菩萨畏因。众生贪求美好的结果、憎恶失败的结果,却从不关心导致这个结果的因缘,一生忙碌却无可救药。有智慧的人却总是在因上下功夫,看似无为却处处种下善因(善果自动显化),一生荣华富贵(修心为上)。

[见小曰明,守柔曰强]:能看见(明白)别人看不见的地方(事理)才是真正的有洞见(智慧),能将强大化作无形才是真正的强大。

注释:有人总是以眼见为实,却不知道自己的眼睛只能看到方寸之地,总是活在自己的境界中自误自乐、自以为是,攀缘万事万物,造种种恶因,诸事不顺,却责备天道不公。有人总是处处要表现自己的强大、独特,攀比房子、车子、学历、经验、女人、男人、孩子、家境,却独独看不到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己,迷失在物欲的低层次状态。

[用其光,复归其明,无遗身殃,是谓习常]:找回内在的真我,点亮内在的智慧光明,一生就不会有什么遗憾和不幸。不断的这样修行,明了万事万物的因果规律(宇宙法则),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。

注释:达到大光明身境界(内在光明透彻、遍知宇宙一切事物),依然不是最终的解脱之道,这个需要多看大乘经典才能明白(心经、金刚经、愣严经、愣伽经、圆觉经、维摩诘经等)。此光明是智慧光明,非自性光明(三界唯心,诸法唯识)。

释意:DNA是因,生命的显现是果,但NDA之前还有一个因,这个因就是我们的先天意识(十二因缘的识)。《道德经》是我们认识的缘起,《道德经》之前的缘起是老子,但老子之前还有一个缘起,那就是天道。种子在发芽之前就决定了它将来是一棵松树还是一棵小草。无论你如何努力,你不可能将一棵小草的种子培育成一棵松树

。一个人的内在之光(道性),就决定了他的外在之明(德性),用人之光(本性),而非用人之不明(短处)。一个企业的外在德性,是由整体员工的内在道性所决定的。一个项目的成败,是在设计之初就决定了。改变自己的心,才能改变自己的境界,要从因上下功夫,意识显化优先于物质显化。因果规律是宇宙第一规律。

明了因果规律,就应明了十二因缘,自性无明的一念妄想而生种种业行,种种业行造就投生的种种业识,投胎为名,成胎为色,名色初成。眼耳鼻舌身意成型而六入,出生与世界接触而有觉受。因内在的种种感觉、欲望、想法而攀援、索取造就新的业果,新的业果又造就未来投生的业因,就这样不断六道轮回,体验老死忧悲的苦恼。

本文原创作者:曾远兴(昭佩),字行显(三非),欢迎大家转发分享,为避免产生误导,尽量全文转发,标注来源,禁止修改。

定制唐卡,恭请佛像,可联系本号,做工精质,用料高档,构图细腻,可选风格:铂金、掐丝珐琅、织锦、水墨、油画、8色高清喷绘。

webe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