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经讲解网
心经讲解网
早吃素 放生问答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放生知识 临终备览
主页/ 五福临门/ 文章正文

信愿法师:念佛是多善根多福德(一)

导读:信愿法师:念佛是多善根多福德(一) 舍利弗!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。 从这段经文开始,《阿弥陀经》有三大重点。第一大重点就是:什么叫做少善根?什么叫做多善根?第二大重点:什么叫做一心不乱...
信愿法师:念佛是多善根多福德(一)

舍利弗!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。

从这段经文开始,《阿弥陀经》有三大重点。第一大重点就是:什么叫做少善根?什么叫做多善根?第二大重点:什么叫做一心不乱?第三大重点:什么叫做心不颠倒?我们一定要明白。如果《阿弥陀经》这三大重点没有正确的理解,念佛的心一定是忐忑不安。

“舍利弗!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。”这段经文是显示往生的修因。从这段经文下面,“正示执持名号以立行”。前面经文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三大庄严是劝信,再来劝愿,下面的经文就是劝行。所以信、愿、行往生三法,在《阿弥陀经》正宗分的经文,圆满具足。

误解之相

“舍利弗!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”,这段经文,有不少的人误解;纵然正确的理解,也有不少的人只是浅解而已,不是深解。我们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根据《阿弥陀经》的经文实践修行,对《阿弥陀经》的经文,一定要深解,不可以只是浅解,更不可以是错解。

有人看到这段经文,就自以为是如此的体会解释:“‘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’,所以我只念阿弥陀佛的名号,这样是少善根福德因缘,是很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所以只有念阿弥陀佛的名号,往生的功德不够,所以我要加上诵经、加上持咒、加上朝山、加上拜忏、加上修诸六度万行,这样才累积多善根福德因缘,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”有不少的人对这段经文,是如此的解释体会。

过去师父初研究净土经论,没有看祖师的许多注解,也是这样认为。后来深入了解《阿弥陀经》的经文意义,才知道自己的想法错了。这样的理解,刚好和这段经文意思完全相反。

往生之业唯在念佛

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”,在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》世尊如此的开示。

故舍利子!生彼佛土诸有情类,成就无量无边功德,非少善根诸有情类,当得往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。

从《阿弥陀经》的经文,和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》的经文,作一对照,在这段经文意思是完全一样,只是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》说得较详尽。

“往生彼佛国土的诸有情类,成就无量无边功德,非是少善根的诸有情类,当得往生”,那么换句话来说,必须有多善根的诸有情类,方能往生。所以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“什么是少善根,什么是多善根”的意思。

先看消文。世尊又呼舍利弗而说:非是少善根少福德的因缘,能得往生极乐世界。

再看释义。此段文乃举出往生极乐之正因,为多善根多福德,故欲显示持名功德殊胜,以谓修其它的一切福业,皆为少善根少福德,以非往生之正因故。经文先说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”,后言“执持名号,即得往生”,故知其意即是:先贬诸行少善难生,后彰多善唯持名一行,意在显示往生之业,唯在念佛。

经文次序自显佛意

在《阿弥陀经》经文的次序,对经文的意义有很重要的关键,这段往生因的经文就是。经文世尊先说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”,这是等于问的意思,后面一定是有答。世尊的说法,是从如来智慧流露而出,说法绝对会很圆满。如果后面经文没有举出少善根、多善根的意义,那么只说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”,我们众生就会不知道什么是少善根、什么是多善根。所以,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”的经文后面,接“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,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、若四日、若五日、若六日、若七日,一心不乱”,这样,经文的前后次序就是说明:原来,执持名号,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。

因为这段经文是在说往生的修因,对十方众生而言,是最重要的,世尊绝不可能在这段这么重要的经文,没有将往生的修因说清楚、说明白。所以先说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”,再说“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,若一日若七日”就能往生,那不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,使众生称念,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因缘,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修因!从经文的前后次序,可以得到这样的印证。

所以,若认为,只念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,这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功德不够,刚好错解这段《阿弥陀经》往生因经文的真义。所以对经文一定要深入了解,错解经文的意义,会使自己修学佛法产生障碍。尤其是念佛人,错解净土经典的意义,会使自己不安的念佛。不安的念佛有什么缺失?容易遇障退道。有人念佛三年、五年就不念佛了,有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三年五年之后就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为什么?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不够。为什么信心不够?对净土经典的道理,没有正确的理解,或者是正确的理解,没有深入的了解,所以信心不深。就犹如树根定入土中不深不广,所以有考验来,犹如一阵狂风来,树根若定的浅,自然这棵树就会被狂风吹倒,连根拔起。

所以,你的信心,是如玻璃还是如钻石?如钻石,就表示你对阿弥陀佛的名号绝对救度,信心定得很深,犹如树根定入土中非常的深入,就不怕大风来吹。你对阿弥陀佛的名号建立深信,邪知邪见的人、异解别行的人,就考不倒你,你不会听人家说似是而非的话,就失去了念佛心,就失去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生心,绝对不会。因为你对《阿弥陀经》的经文,深入的了解了,你知道自己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在平生就已经决定,你已经是西方极乐人了

。犹如一个参加考试的考生,已经看到榜单上有他的名字,已经考上了,内心就非常的高兴。你现在做好往生三法信、愿、行,你平生业成,往生决定,你现在就是西方极乐人。在娑婆人间是随缘过着念佛的生活,将来某年某月某日,临终来到,你知道阿弥陀佛一定现前,迎接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你哪有可能放弃念佛,哪有可能放弃求生西方净土,对不对?

所以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说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,也可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。对净土经论正确理解的人,对阿弥陀佛有深信的人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非常的容易;对阿弥陀佛的名号没有正确的理解,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有建立信心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会觉得非常的困难。困难与容易,都在众生的心中产生。犹如有人念佛念到非常的欢喜,有人念佛念到非常的苦恼,同样是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,同样是阿弥陀佛慈悲发愿要救度的众生,可是有人念佛心中是法喜的,有人念佛心中是苦恼的,因为念佛心中法喜的人,知道自己往生是一定的;念佛心中苦恼的人,就是对往生一事不敢肯定。犹如师父去马来西亚弘法,当我说念佛往生的道理,有一位居士在课后来到我面前,跟我说这句话:“信愿师父!哪有这么好的事情,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哪有那么好的事情?”

诸位菩萨!我们不要说从佛经来了解,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从《佛祖统纪》、从《往生集》、从《净土圣贤录》,这些记载念佛往生的传记书籍里面,能够看到不少的实例,一生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在我们说这段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”的经文最后,师父也会引用几个实例,来证明一心念佛,没有修其它的教法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事实。有理论、有实例,你对经文了解了、明白了、信受了,你对阿弥陀佛的名号,就能建立深信,就不会怀疑,你的念佛就不会苦恼,就会是法喜。

其它译文

下面来了解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”这段经文的其它译文。

为什么要了解其它的译文?因为我们中国的汉字,中文有很多语法看不出真义。有时候透过其它的译文来对照,可以令我们对经义有更正确的认知。

梵文日译

首先来看第一,梵文日译。就是将梵文翻译成日文,是中村元所翻译的。这是日本人,是一个佛学大家,很有学问。这段经文,中村元从梵文翻译成日文,这样说:

不得仅以微小善行,往生无量寿如来佛国。

翻译得很好。“不得仅以微小善行”,那就是要很多善行才能往生无量寿如来佛国。那么以自力、他力来作一比较,自力所修的功德,与他力所修的功德,哪一种功德比较多?当然是他力。他力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,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他力。阿弥陀佛的本愿成就力量,果地名号有诸善万行的总功德。

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所修的功德,和我们凡夫众生所修的功德,作一比较,我们凡夫众生所修的功德,实在是很微小,犹如大海的一滴水而已。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所修的功德,犹如大海水那么多,所以“不得仅以微小善行,往生无量寿如来佛国”,不就是说:“不可以凡夫自己所修行的功德,往生无量寿如来佛国;要以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所修的诸善万行广大功德,方能往生无量寿如来佛国。”对不对?意思就是如此。

梵文英译

第二是梵文翻译成英文,翻译者是穆勒。这是一位英国人,也是佛学非常有学问的一位学者,将这段经文翻译成英文,这样说:

众生不因此世所做善行,而得到生在彼无量寿如来佛国之果报。

英文与梵文的文法有时态。时态就是时间的形态。中文的文字,比较不容易看出时态。英文的时态,只要看动词就能知道,这件事是已经发生过了,还是正在发生、进行之中,从动词就可以看出。

穆勒翻译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”为“众生不因此世所做善行,而得到生在彼无量寿如来佛国之果报”,也就是,不因为众生在今生所做的善行,可以往生西方佛国,那要以什么人所做的善行才能往生西方佛国?既然不是众生所做的善行能够往生西方佛国,那就是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所修的善行,才能使众生往生西方佛国,对不对?穆勒将梵文翻译成英文,也说得很好,我们跟穆勒赞叹(掌声)。

用不同的译文来佐证,才不会对世尊所说的经文意义错误的理解。

藏文日译

下面第三是藏文日译,就是将藏文翻译成日文。翻译者是寺本婉雅,这是日本人,佛学的程度相当深,佛学造诣很高。这段经文,寺本婉雅翻译说:

不得以少量善根,往生彼世尊无量寿如来国。

也就是必须要多量善根,才能往生阿弥陀佛的国土。那么少量的善根是指什么,多量的善根是指什么?再以我们凡夫所修的,和法藏菩萨所修的,作一比较。我们凡夫口业的修行,和法藏菩萨口业的修行,有一样吗?不一样。你去看《无量寿经》,显示法藏菩萨身口意三业的修行。法藏菩萨口业清净,不曾说恶语、不曾说绮语、不曾说两舌、不曾说妄语,所以口业圆满,成就这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,使法藏菩萨成佛。“柔和爱语”,法藏菩萨的修行,我们凡夫众生要做到口业如法藏菩萨的修行,实在是非常的难。而且法藏菩萨是以古佛的佛心,称性修行、全修在性。以自性流露的修行,和以意识心流露的修行,功德是天差地别。

凡夫的心是生灭心,佛的心是不生灭心,所以法藏菩萨以不生灭心修诸功德,这句名号的功德是无为的功德,凡夫以生灭心修行,所以所修的功德是有漏功德。有漏的功德,事实上就称为福德。《六祖坛经》慧能大师说:“功德不在修福,功德在法身之中。”我们凡夫众生,因为没有证悟法身,所以身口意三业的修行,就是如善导大师在《观经四帖疏》所说的“杂毒之善,虚假之行。”杂毒之善就是凡夫身口意三业的修行,掺杂三毒烦恼。修行是好,所以用“善”形容。“虚假之行”就是凡夫以虚假心修诸功德,这样的修行行为叫做虚假之行。所以,一个开显法身的诸佛菩萨修行,当然和凡夫众生充满烦恼的修行,是有漏与无漏的差别。

法藏菩萨的修行,身口意三业,能够做到空、无愿、无作,我们凡夫众生有办法吗?没办法。我们凡夫众生,要修行修到与空性相应,几乎是不可能。是不是末法时代的凡夫真的无法修圣道教法解脱?事实是这样。你看善导大师的开示,看法然上人的开示,看印光大师的开示,你就能明白。因为断惑证真,对凡夫而言,非常的困难,所以圣道教法难行道,就是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,经历很长久的时间,困难重重。凡夫的生灭心、放逸心、懈怠心、烦恼心,通常修行是进少退多,很容易遇障就退道,所以道业难以成就。因此“不得以少量善根往生彼世尊无量寿如来国”,不就是说明凡夫自力无力解脱生死的事实吗?

梵文汉译

下面第四是梵文汉译,翻译者是玄奘大师,刚才我们看过了。

生彼佛土诸有情类,成就无量无边功德,非少善根诸有情类,当得往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。

下面引用窥基大师的开示法语。窥基大师是唯识宗的祖师,玄奘大师的得意弟子。窥基大师虽然是唯识宗的祖师,对《阿弥陀经》也有二本注解,《阿弥陀经通赞疏》是其中一本。

窥基大师《阿弥陀经通赞疏》云:问:十念弥陀,顿生净土,据斯所说,果著因微,何故少善因缘不生彼土?答:十念得生净土,接引懈怠众生;却谈多善因缘,乃被精进劝学者。或广或略,理不相违。

这一问答设问得很好,将多念与少念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说出来。

问的意思,十念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如果照这样的说法,那么往生的果报是非常的显著,那十念的修因是非常的微少,为何《阿弥陀经》说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”?

答的意思就是说,十念念阿弥陀佛的圣号,得生净土,是阿弥陀佛接引懈怠的众生。事实上,说较贴切点,应该就是说,十念往生的行者,是在临终才遇法,他的生命到了剩下念十声佛号,阿弥陀佛对这样的众生,也没有放弃。在这里窥基大师说,十念得生净土,是接引懈怠的众生,那是指平生。“却谈多善因缘,乃被精进劝学者”,这段话是在说,要多善根福德因缘,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就是在广度精进念佛的行者,劝勉念佛人要精进用功。“或广或略,理不相违”,不管是说精进的多念,或者是懈怠的少念,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
诸位菩萨!你听窥基大师说这样的法语道理,这样是要精进念佛还是懈怠念佛?精进念佛。你不可体会说:“既然十念能往生,是阿弥陀佛接引懈怠的众生,那这样阿弥陀佛要接引我这种懈怠的众生,我也不用精进用功。”这样想对不对?这样想不对。我们是平生之机不是临终之机,我们是多念的众生不是少念的众生,所以我们要一生精进称念,才和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”这段经文能相应,因为我们是平生就得遇这六字洪名,我们不是说在临终,剩下念十声的生命而已,我们现在可以念千念万,应该要精进多念。(选自《阿弥陀佛精讲》)